四川方言的由来

管理员  |  2019/3/25 14:55:18

       四川话的由来与东北话类似,都是移民而来的产物。比如大家比较费解四川话为啥属于北方方言,绵阳软件开发、绵阳网站建设绵阳域名注册查到在历史上,四川主要经历过五次重大的移民活动。前三次分别是秦国灭巴蜀、五胡乱华、宋辽战争,大量陕、甘移民来到四川,但那时候的四川方言与现在并不相同。受后两次移民影响,由于南宋时四川抵抗蒙古入侵长达半个世纪,人口锐减,给移民留下巨大空间,元末时,红巾军将领明玉珍领湖北军经三陕入蜀,洪武年间又将大量湖广尤其是麻城人移民到四川;接着清初湖北、湖南和广西为主十几个省的人口移入四川。天南地北一杂交,四川话就此诞生,不仅是北方方言,也受南方方言影响,算是个混血儿。

       北方方言多音节词多,南方方言单音节词多,四川话就厉害了,单音节词受北方方言影响变成多音节词,比如“好”变成了“巴适”,“软”变成了“耙和”;多音节词受南方方言影响变成单音节词,比如“摔倒”变成了“跩”,“拖延”变成了“挨”。从方言地图上来看,可以明显看到四川分为主要的两个方言片区。一个是以湖广话为基础的成渝方言,特征是入声归阳平,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平原和重庆;而分布在四川西部和南部的南路话,由于地形闭塞与东部地区联系又受岷江隔断,方言上受湖广话影响更少,比如入声独立,保留较多古蜀语特点。明末清初时,李实著有《蜀语》一书,其中的语音和词汇,与今天的成渝方言有明显差异,但与南路话却非常相似,比如《蜀语》中说“声破曰嘶”,跟如今南路话一致,而成都话则更多称“哑”或者“沙”。果核,南路话称“忽忽”,成都话则称“符符”。